风云激荡一甲子,大庆油田正青春!让新中国一举甩掉“贫油”帽子,
挺起共和国石油工业的脊梁;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
创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奇迹;60年生产原油近24亿吨,60吨油罐车装满可绕赤道14圈……
【点击全文】
值此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慰问!
60年前,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历尽艰辛发现大庆油田,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60年来,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大庆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
2019年9月26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并转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在全国上下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大庆油田迎来发现60周年的重要时刻,国务院向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在中国石油发展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由此开始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六十年来,以王进喜、王启民为代表的几代大庆石油人艰苦创业、拼搏奋进,把大庆油田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庆油田孕育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六十年一甲子,筚路蓝缕、岁月峥嵘,大庆油田的光辉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办法、有能力创造非凡成绩,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大庆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持续深化改革、降本增效,坚持稳油增气、内外并举,积极培育新动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篇章,为保障我国油气安全稳定供应、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务院
2019年9月23日
26日上午,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庆祝大会在大庆市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讲话,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宣读国务院贺电。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讲话,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致辞。省政协主席黄建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等出席。
【 全 文 】
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之一。国内勘探范围包括松辽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塔东区块、海拉尔盆地、依舒等外围盆地、四川矿权流转区块等领域。海外业务覆盖中东、中亚、亚太、非洲和美洲五大区域26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等,具有石油工业较为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综合一体化优势。
大庆油田发现6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几代石油人的共同奋斗下,积极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企发展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累计生产原油23.9亿吨,天然气1320亿立方米,上缴税费及各种资金2.9万亿元,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高水平贡献。孕育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领先世界的陆相油田开发水平。先后荣获一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三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水驱、聚驱、复合驱等核心技术世界领先,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3%,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27年高产稳产,4000万吨以上12年持续稳产,三元复合驱产量突破400万吨,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大庆油田的发现与开发和“两弹一星”等,共同载入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册。构筑了稳油增气、内外并举的业务新格局。天然气年产量当量占比已接近10%,海外权益年产量占比已达到15%,外部市场年收入占比已接近10%。2018年,海外权益产量突破600万吨。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谋发展,通过深化改革、精细管理、提质增效,激活企业内生动力。2018 年,海外市场收入突破百亿元,油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费创近三年最好水平。打造了过硬的铁人式职工队伍。涌现出以三代铁人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锤炼了一支“三老四严”、永创一流的英雄队伍。王启民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和“改革先锋”称号,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同时获选全国“最美奋斗者”。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发挥了国有大企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催生了一座现代化油城。
对于大庆油田的历史性贡献,党和国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9年,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强调指出:“大庆的成长和辉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和辉煌;大庆的探索和成功,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功;大庆的成绩和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大庆精神激励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面向“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大庆油田编制形成了《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确立了“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总体目标。
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大庆油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把“当好标杆旗帜”作为根本遵循,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奋力推进新时代油田振兴新发展,正努力建设一个基业长青的百年油田,面向世界的开放油田,安全环保的绿色油田,生活更加美好的幸福油田,为中国石油高质量推进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着油田不断开采,三次采油后接近废弃条件的区块越来越多,但它们仍有超40%的油未被开采出来。需要通过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一室主任工程师曹瑞波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就世界同类油田而言,稳产期最长12年,短的只有3年至5年。大庆油田历经近60年开发建设,仍然保持着高水平的开发效果,离不开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
“大庆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科技进步史。”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孙龙德说。
从海相生油到陆相生油,彻底打破“中国贫油论”
长期以来,传统石油地质理论认为“石油仅仅为海洋生物生成”。与此同时,西方关于“中国陆相贫油”等论断不绝于耳。
我国科研人员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石油勘探根据陆相生油理论,进行找油重点战略东移。
思路一变天地宽。1959年,东北边陲,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一座改变中国石油工业命运的油田诞生,并以国之大庆为名——大庆油田,就此开启了辉煌里程:
仅用三年时间,探明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年产原油500万吨,累计生产原油1166.2万吨,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
1963年底,进入全面开发建设,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并勘探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
有关专家这样总结:“大庆油田的勘探,发展完善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中国贫油论’,指导了全国陆相石油勘探,推动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
1982年,“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从“六分四清”到“稳油控水”,创高产稳产世界奇迹
开采初期,原油是靠地层自身压力作用,通过油井“喷”出来。随后一个时期,需要将水注入地下,通过物理方式把油“挤”出来。
道理易懂,但水怎么注入,考验着大庆油田的科研人员。
起初,在非均质多油层的大型陆相砂岩油田国内无开发成功先例,国外又实施技术封锁的情况下,首创内部切割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开发技术,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上产。
随后,自主研发的以“六分四清”为核心的细分注水技术,有效遏制了油田含水上升和产量下降,使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28%的速度快速上产,并于1976年攀上了5000万吨。
针对被业内认为“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开采禁区”,成功摸索出“表外储层”开发技术,支撑了第一个年产5000万吨稳产十年目标的实现。
到上世纪90年代,实施“稳油控水”系统工程,助力实现了第二个年产5000万吨稳产十年目标。
大庆“新铁人”王启民说:“在科技的重要支撑下,1976年至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年产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
创新基因成就科技大庆。“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和“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两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从“被劝放弃”到领跑世界,建成最大三采基地
进入开发中后期,原油开采靠化学剂驱动采油,就好比用洗衣液把衣物上的污渍清洗掉一样,用化学剂把石头缝里的油“洗”出来。这种方式被称为三次采油。
“坚持‘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理念,大庆油田早在产量增长高峰期之际,就已开始谋划三次采油的创新之路,着手开展聚合物驱油技术、三元复合驱技术等研究储备。”大庆油田公司副总工程师程杰成说。
以三元复合驱技术为例。1986年,有权威专家认为“大庆原油酸值太低,不适宜开展三元复合驱”。然而,历经30年攻关研究,大庆油田在国外仍处于实验室和井组试验阶段的情况下,率先实现了这项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在来大庆以前做梦也没想过能亲眼看到大规模应用三元复合驱技术,我曾经认为大规模应用三元复合驱是不可行的。”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David Weitz用“震撼”二字形容自己的的感受。
在三次采油技术助力下,2003年至2014年,大庆油田实现4000万吨连续12年持续稳产。期间,凭借“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第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如今,大庆油田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年三次采油量约占大庆油田国内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一。
大庆油田公司总经理王广昀说:“资源有限,科技无限。正是依靠持续自主创新才让大庆油田始终保持着青春活力。”
点击查看
走过一个甲子的大庆油田,以崭新的面貌和奋进的姿态,进入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
大庆油田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紧紧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个大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振兴发展纲要”,积极应对各种变数和挑战,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为中国石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